在新能源领域,钠离子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储能领域的新宠。而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级工程师车海英博士,无疑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她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市场敏锐度,引领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

车海英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对电池技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在学术生涯中,她曾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拓宽了视野,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并首次提出了钠离子电池发展路径图,这一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能源环境科学》,并被列为ESI高被引论文,为全球钠电研发提供了理论框架。
车海英博士带领团队在钠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她累计申请钠电领域专利60余件,授权专利44件,其中包括3件美国专利。她在无负极钠电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等前沿领域布局,构建了覆盖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工艺、系统应用的全链条知识产权体系。这些成果入选浙江省科技厅《科技专报》,荣获2023年度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车海英博士不仅关注技术研发,更注重市场验证。她的核心材料通过了比亚迪、宁德时代、华宇钠电、中兴派能、维科技术等头部企业的验证,并与超威原力、融合元储等达成战略合作。2025年,钠创新能源与比亚迪储能建成的兆瓦级NFPP钠电储能系统成为全球首套在化工园区全并网运行的钠电储能系统,验证了钠电在严苛场景的适用性。与雅迪合作的“极钠1号”电池系统实现量产,重塑了新能源出行的性价比标杆。
车海英博士主导建成了全国首个钠电新能源产业园,形成了万吨级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推动钠电材料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根据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钠创在层状氧化物材料产品出货量位列第一。
在车海英博士的领导下,钠创新能源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选2024年国家“锻长板、补短链”钠电领域链主型企业。公司累计斩获50余项权威荣誉,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标杆项目树立行业标准,持续为全球能源转型输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稳步夯实全球钠电产业核心引领地位。
来源:浙江钠创新能源
编辑:滕斌 新华传播网总编辑
声明:本网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转载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19855366189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