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老师,还老样子!两边推短,头顶少留点儿!”
11月6日,合肥市庐阳区卫生厅北院的小广场上,70多岁的李阿姨刚往椅子上一坐,就熟门熟路地跟理发师肖平报需求。肖平笑着应了声,左手梳子轻轻一挑,右手推子“唰唰”走起来,剪刀跟推子来回换,碎头发“簌簌”往下掉。
也就十几分钟,原本乱糟糟的头发变得清清爽爽,李阿姨眯着眼摸了摸脑袋,眼角褶子都笑开了:“精神!还是你懂我这老头发的‘脾气’!”说着起身就把肖平抱了个结实——这可不是啥稀罕事儿,在“大爱合肥·便民常伴”第62期公益服务里,这种热乎劲儿,早就是老院儿里的日常了。而肖平,早成了这儿老人心里“专属的暖心托尼”。

肖平跟“大爱善行公益”的交情,得从2020年说起——那年他加入了志愿服务队,敬老、帮弱势群、便民、中高考搭把手,哪儿需要哪儿去。今年庐阳区的老小区有人念叨:“年纪大了出门理发费劲,外头店又贵又得等,这头发越长越愁人!”这话传到肖平耳朵里时,他刚从美发店转做培训老师,手里攥着近二十年的理发手艺。
一听说社区要跟“大爱善行”搞公益理发点,他立马举手:“我这手艺不能闲在手里,给老人们剪剪头,心里舒坦!”揣着自己的工具箱,他成了建设厅大院、卫生厅北院理发点的“常驻客”。
从培训老师变志愿者,肖平把“服务老人”的细节抠得细:剪头动作特意放慢,怕老人坐久了累;遇到耳背的,要么凑上去大声说,要么拿手比划发型;剪完了总得把老人衣领、肩膀上的碎头发掸干净——时间长了,谁爱啥发型,他闭着眼都能剪对。

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出不了门?肖平直接把工具箱扛到人家家里去。他这么一带头,身边几个美发同行也跟着来了,原先就他一个人的理发点,现在成了“爱心理发小分队”。
“一把剪子,剪的是头发,连的是人心。”别人夸他,肖平总笑着摆手。在“大爱合肥·便民常伴”里,像他这样的人不少:有人拎着工具箱剪头,有人扛着家伙修鞋补衣服,有人拿着扳手修水电——这些便民服务在老院儿里成了常事儿,不用老人跑远路,下楼就能把事儿办了。
这就是“大爱合肥”的温度:不是啥惊天动地的事儿,就是你有难处,我正好会,顺手搭把手,日子就暖乎起来了。
撰稿:王家华
编辑:滕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