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合肥、便民常伴”第60期:全能水电师傅——藏在工具箱里的“合肥温度”

合肥影响力
2025-11-20

在合肥建设厅大院里,有一个人被街坊邻里亲切地称作“移动维修站”,他就是本期的主角,全能水电师傅陈先进。一个工具箱、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他用三十余年的手艺,为无数家庭拧紧了“安心”,也用公益行动,让“合肥温度”暖进了人心。

时间回溯到1966年,陈先进出生在这片土地;1982年,他以知青身份走进合肥自行车厂,在机床与零件的磨合中练就了扎实的动手能力,1984年便凭借勤恳与专业,获评“合肥市劳动模范”;1990年,他离开工厂,1993年远赴广州打拼,1996年回归合肥,以个体户的身份扎根水电维修行业,从此,一把扳手、一卷胶带,成了他守护邻里的“武器”。

20251120

2022年,陈先进的人生多了一个温暖的身份——大爱善行公益志愿者。从敬老助老时帮老人检修水电,到中高考期间为考生和家长搭建“便民服务岗”;从疫情防控时坚守卡点、搬运物资,到“雨前行动”里提前排查老旧小区的水管隐患,再到常态化的街道便民服务,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也正因这份付出,他先后收获了合肥市高新区、庐阳区、和平路街道颁发的多份疫情防控荣誉证书,2024年、2025年,中高考志愿服务荣誉证书也接连加到了他的工具箱旁。“水电活看似琐碎,实则藏着千家万户的安心。”这是陈先进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用行动践行的承诺。

就像今天,他的工具箱又装了满满一路的温暖。

第一站是徽京东5栋202室,一位老人的厨房电插座用透明胶带缠了又缠,不仅松动摇晃,还藏着触电风险。陈先进二话不说,拆旧线、装新座,手指翻飞间,一个牢固又安全的插座便安好了,老人握着他的手连说“踏实”。

紧接着,他赶到建设厅42栋302室,这里的马桶堵了好几天,老人急得吃不下饭。要修好马桶,得先挪开它,清理掉地面的残胶与污物,再装上防臭防漏塞——可难题来了,下水道的孔太小,塞子根本放不进去。

陈先进没有犹豫,掏出锤子和凿子,蹲在地上一点点凿扩洞口,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却顾不上擦。终于,“咔嗒”一声,防臭塞顺利安装到位,按下冲水键,“咕噜——”水流顺畅地排入管道。老人凑到马桶边,看着清水一圈圈转着流走,原本佝偻的腰一下子直了,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开,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可算好了!这几天没法用,我一个老太太急得睡不着,真是太谢谢你了!”

最后一站是南门小学宿舍1栋202室,老人家里的热水器阀门坏了,漏水不说,连口热乎水都用不上。陈先进蹲在水槽下查看,眉头微微一皱:“阀芯锈住还滑了丝,硬拧容易把水管弄坏。”他从工具箱里掏出扳手、管钳,先试着固定阀身,可扳手一用力就打滑;他又找来防滑布裹住阀头,用管钳慢慢发力,锈迹簌簌掉落,阀门却依旧纹丝不动。他没急着放弃,取来锯条在接口处细细磨锯,再握起管钳,一边轻轻晃动卸力,一边缓缓转动。

终于,“咔嗒”一声轻响,僵持已久的阀门松了!换上新阀芯,打开开关,温热的水流“哗哗”淌进盆里,老人伸手摸了摸水流,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有热水了!这下做饭、洗手都方便了!”

从“老人盼维修难上门”,到志愿者带着工具箱定期敲开家门,《大爱合肥、便民常伴》公益项目开展以来,陈先进这样的“暖心师傅”,让便民服务从“偶然的帮助”,变成了老人们能安心依赖的“常态守护”。

一把扳手拧出安心,一份坚守传递温暖。陈先进用他的手艺与无私,让我们看见: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能汇聚成照亮他人的光;日复一日的付出,能让“大爱合肥”的温度,在千家万户的烟火气里,持续传递、永不消散。这份“有呼必应、常伴身边”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与推广。

撰稿:王家华

编辑:滕斌

86264e729aa906b16fb8b55cb1b533ab_ABUIABACGAAgxcWGgwYooLm76QYwvAU4iQI.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