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喝酒的学问,又何尝不是品人生的学问呢?第一味,品的是“实诚”。酒要纯粮酿造,人要真心待人。这世间最难得的,便是那份不掺假的真诚。守住这份底,夜里才能睡得安稳,白日才能活得坦然。

第二味,品的是“不悔”。酒入喉肠,滋味自知;人生抉择,得失在心。走过的路,不必回头叹惋;做过的事,无须反复咀嚼。但求在每个选择的当口,听从内心的声音,如此,便是一段无悔的人生了。
最妙的当属第三味——“变通”的智慧。好酒要醒,人生要活。懂得在时代的浪潮中调整帆向,是为明智;但心中的罗盘却不能偏移。这其中的分寸,恰如饮酒微醺的境地——再进一步则醉,退后一步则淡。能在变与不变之间寻得平衡,才是真正的生活艺术家。
说到根本,第四味教我们珍视“健康”地“活着”。年轻时总把身子当作取之不尽的泉,待到品出滋味来,才明白这杯中之物,须得小口慢饮。健康的身体是载我们渡人生长河的舟,善待它,方能行得更远,见得更多。
而行动与思考,这人生的第五味,恰似饮酒时的举杯与回味。只顾举杯痛饮,尝不出其中三昧;只在一旁空想,更不知酒之真味。要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后行动,这般循环往复,人生才既有方向,又有足迹。
独饮虽得自在,终究寂寞。第六味说的是“盟友”之贵。人生路上,若能得二三知己,便是天大的福分。两个知心人,可成小事;三个同心人,可谋大局。这样的情谊,如同陈年佳酿,时光越久,越是香醇。
若说智慧从何而来,第七味“读书”给了我们答案。学校的围墙困不住求知的灵魂,社会的大学、人性的深潭,处处都是学问。捧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对饮;读懂世态人情,更胜读破万卷。这份修为,不在文凭,而在悟性。
由此引出第八味——“知识”与“文化”之辨。知识是术,教你如何生存;文化是道,教你为何生存。没有知识,不过是见识浅些;没有文化,却如同酒失了魂,空有形体,没有精神。
最后一味,终要回到这杯酒本身。酒中有日月,壶内有乾坤。酸的清醒、甜的欢愉、苦的坚韧、辣的豪迈、涩的回甘、香的悠远、咸的真实——这人生的七般滋味,竟都在这一杯之中了。
若有幸得遇知己,共开一瓶酣客酱酒,你是伯牙,我是子期,相对而坐,不言而喻。在这喧嚣的人世间,能寻得如此片刻的懂得与共鸣,便是饮尽了人生的百味,也值得了!
人生如饮酒,杯酒见乾坤。
若知其中味,酣客最相知。
作者:九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