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姜寨——历史名人姜子牙出生地的 权威认定和社会认同

合肥影响力
2025-11-06

最近,位于合肥滨湖的安徽名人馆数字提升改造项目完成,第一展厅姜尚展区的“姜太公钓鱼”动态视频,以生动鲜活的画面,再一次引起观众的关注和青睐。

安徽名人馆姜子牙展区“姜太公钓鱼”动态视频

姜尚(?—约前1015/1036年),字子牙,后世称姜子牙、师尚父、太公望等。商朝末年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韬略家、思想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起兵伐灭商汤。《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就是颂扬他指挥牧野之战的功劳。其一生更留下许多智谋和韬略的传奇故事。

临泉姜寨姜子牙雕像

姜子牙作为西周开国元勋、中华谋略文化鼻祖,其籍贯归属不仅关乎历史真相,更对安徽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姜子牙故里在安徽临泉县姜寨镇的定位,经过学术界长期研究及权威文献佐证,其结论已十分明晰,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官方、社会认同。

一、姜尚故里在临泉的历史文献依据体系完备

关于姜子牙出生地的争议,历史上虽有多种说法(如陕西、河北、河南多地及山东等),但经过系统梳理,指向安徽临泉姜寨的证据链最为完整且得到国家层面认可:

1. 史籍本源清晰记载吕国属地:核心依据在于姜子牙先祖封地“吕国”的定位。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明确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此记载确立了姜尚为吕侯后裔、得姓“吕”的关键身份。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进一步确证了吕国地理:“吕氏出自姜姓……其地蔡州新蔡是也。” 此条为后世考据的核心坐标。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亦沿袭此说:“吕氏,姜姓侯爵……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

清代官修地方志如康熙《汝宁府志》、嘉庆《重修汝宁府志》、乾隆《新蔡县志》均一致记载新蔡为古吕国地,并具体指出:“姜寨:在新蔡县城北四十里,姜子牙为吕侯后故有姜寨。” 尤为关键的是,乾隆《重修汝宁府志》与《新蔡县志》明确记载了姜寨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已归属凤阳府颍州(即今安徽省阜阳市)管辖。这为姜寨后来(1935年)随临泉建县而归属安徽省提供了直接的行政沿革依据,弥补了之前所谓“历史空缺”的误解。

2. 现代权威出版物确认临泉归属:

《中国市县概况》(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明确记载临泉县著名人物:“姜尚,西周开国功臣…商代东海上(今属临泉县姜寨)人。”

《安徽人物大辞典》(团结出版社,1992年)、《安徽百科全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作为在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集全省学术力量编纂的权威典籍,均将姜尚籍贯定为临泉县姜寨镇。

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编纂的国家级文化工程《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中华书局,2013年)更明确指出:“姜尚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历史人物……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籍贯就在安徽临泉县姜寨镇。” 并详细引用了府志、县志关于姜寨归属变迁的史料,确认其“解放后【按:此处应明确修改为1935年】姜寨划归临泉县”的事实。该书强调这是安徽重要的文明曙光和文化资源。

临泉姜寨姜太公殿

综上,从西汉正史,到宋元典籍,再到明清地方志书,直至当代国家及省级权威辞书、文化通览,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前后呼应的证据体系:姜尚是吕侯后裔(源于封姓“吕”)→ 吕国封地在“蔡州新蔡”(即今河南新蔡)→ 新蔡境内有姜姓聚居地“姜寨”→ 清乾隆年间姜寨已明确划归安徽省颍州(阜阳)→ 1935年临泉建县,姜寨归属临泉县。这一证据链具有高度的史实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姜尚故里在临泉已成官方认定与社会共识

安徽省官方权威确认:《安徽人物大辞典》、《安徽百科全书》的编纂,是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直接关怀指导下,由省各厅局委办、各地市通力协作完成的重大文化工程,其结论代表了省级层面的权威认定。安徽名人馆将姜尚列为“安徽名人”第四位,并注明“临泉县姜寨人”,是官方认定的具体体现。

国家级出版物采信:《中国县市概况》、《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作为国家级权威出版物采纳并明确记载“姜尚故里在临泉姜寨”,进一步提升了其认定的层级和影响力。

媒体传播广泛深入:安徽卫视综合频道2021年11月黄金时段连续播出11集《历史名人在安徽》姜子牙专题宣传片,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2025年3月在中新网发布多篇相关报道,极大地普及了姜尚与临泉的渊源。

海内外姜氏后裔认同:国内外众多姜尚后裔专程前往临泉姜寨瞻仰、祭拜,体现了社会层面特别是宗亲层面的广泛认同。

与曾参与争议的河南南阳、新蔡、卫辉及山东日照等地相比,其地方文献或缺乏对“吕国”核心地理的明确指向(如南阳、日照),或虽有姜尚纪念地记载(如卫辉)但不符合《史记》关于其先祖封于“吕”且本人为“东海上人”(结合吕地)的核心记载。新蔡虽为古吕国中心,但历史文献明确记载姜尚出生地“姜寨”已划归安徽临泉。因此,“姜尚故里在临泉”不仅证据充分,且已成为社会主流认知。

姜尚故里在安徽临泉姜寨,有深厚的历史文献根基、清晰的行政区划沿革和权威的现当代认定。这是安徽历史文化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临泉县乃至安徽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临泉县提出的文旅发展战略,符合历史事实,顺应发展大势。建议省、市、县三级联动,以史实为基,以规划为纲,以项目为体,以品牌为翼,务实高效地推进“姜尚故里”文化品牌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彰显安徽历史底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临泉姜寨姜公冢

作者:翁飞,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历史学博士、正高二级研究员。

实习生:左梦梦,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关民、滕斌

86264e729aa906b16fb8b55cb1b533ab_ABUIABACGAAgxcWGgwYooLm76QYwvAU4iQI.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