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变脸的绚丽油彩遇上防诈科普,当急救模拟的实操场景走进社区广场,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现代服务学院“心向阳”安全宣传服务队以青春之力,在这个夏天书写了别样的“三下乡”答卷。

防溺宣教进社区 急救技能护平安
7月的阜阳暑气正盛,防溺水安全警钟敲响。服务队两度深入社区,构建起立体化安全防护网。
7月4日,金色港湾小区的宣讲现场,队长兰金成结合真实溺水案例,为青少年和家长讲解水域风险识别与自救技巧。在互动实操环节,家长与孩子争相体验模拟救援,心肺复苏的按压节奏与呼吸配合,让安全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警惕性,更让我们认识到应急技能的重要性。”一位家长的感慨道出了活动的实效。
7月20日,服务队联合颍泉区红十字救援队,在三皇社区公园摆起“急救地摊”。防溺水“四知六不两会四记牢”的核心要点通过通俗语言深入人心,兰金成拆解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每一个关键动作,分组演练让群众在亲手操作中掌握救命技能。真实案例的警示、专业救援力量的加持,让这场“移动急救课堂”收获了群众的一致点赞。

非遗变脸“绘”安全 创新防诈入人心
在肥西县延乔路广场,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防诈宣传活动惊艳亮相。
武术表演点燃现场氛围后,窦前程同学的非遗变脸表演拉开防诈科普序幕。红脸对应“冒充公检法”诈骗,白脸直指养老投资陷阱,黑脸点破刷单返利骗局,脸谱变换间,志愿者同步拆解诈骗套路,“变脸变的是妆容,不变的是骗子的伎俩”的巧妙比喻,让防诈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入脑入心
针对不同群体,服务队精准施策:用方言为老年人解析保健品骗局,结合网游交易案例为青少年科普防诈技巧,手把手指导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这种“非遗+防诈”的创新模式,既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从防溺水宣讲到急救技能普及,从非遗创新防诈到精准化安全服务,“心向阳”服务队以“实践育人”为纽带,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些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在基层一线播撒安全种子,让青春之花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绚丽绽放。
编辑:滕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