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鲁滕氏宗亲慰问93岁“沂蒙红嫂”滕希尊

合肥影响力
2025-10-13

中秋明月照沂蒙,京鲁两地血脉情

在这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一场跨越千里的温情慰问,如清泉润心,为沂蒙大地的秋意注入了浓浓的红色暖意。10月3日,北京与山东滕氏宗亲代表齐聚山东沂水,以血脉为引,以敬意为名,共同探望93岁高龄的“沂蒙红嫂”——滕希尊老人。

北京滕氏宗亲代表滕学蓓、滕民、滕学伟,与山东滕氏宗亲代表滕厚强、滕广华等11人,怀着对革命前辈的深切崇敬与宗族亲情的厚重牵挂,踏上这片红色热土。这不仅是一次亲情的团聚,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一次红色基因的深情赓续。

岁月难掩英雄气,笑靥映出赤子心

“姑奶奶,我们来看您啦!”下午四时许,北京滕氏宗亲会会长滕学蓓一声饱含深情的呼唤,叩开了那扇承载着岁月记忆的门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映入眼帘——花白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虽已93岁高龄,却腰背挺直,目光温润而坚定。她,正是我们敬爱的红嫂滕希尊。

“快坐,快坐,孩子们都想着我哩!”老人笑着招呼,三儿子王亮连忙端上刚沏好的沂蒙绿茶。阳光洒落,映照在她布满皱纹却慈祥依旧的面庞上,唯有那深邃眼眸中偶尔闪过的坚毅光芒,让人依稀窥见她当年在枪林弹雨中奔走救人的英姿。

宗亲们围坐身旁,山东滕氏宗亲、大众网记者滕立军轻声引导,追忆往昔。老人自幼丧父,在村儿童团站岗放哨,为部队纳鞋缝袜、掩护游击。仅读一年小学便因贫失学,却毅然参军,转业后扎根沂水。谈及家谱行辈,有人称她“姑”,有人唤她“姑奶奶”。山东宗亲带来了30余册再版《红嫂》书籍,当那抹红色封面递入她手中,老人眼眶微红:“多少年了,还有这么多亲人记着我,心里暖得很呐!”

当被问及参军岁月,她原本略显浑浊的双眼骤然明亮,一段关于青春、热血与奉献的烽火记忆,便在这中秋的暖阳中徐徐展开。

十六岁孤女从军,枪林弹雨中托举生命

“我打小就是苦命的孩子,是党和乡亲们把我拉扯大的。”滕希尊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虽有些耳背,却字字如钉,敲击人心。

“我虚岁十六那年,滨南医院在滕家河招人,我揣着一块煎饼就去报名,当上了看护员。”

“战事紧张,医护人员没地方住,五人一组,照顾五名伤员。甲子山战斗中,三名战友背伤员,我和王玲抬了五个背包。那时什么都不怕,就怕救不回战友。”

“淮海战役下来的伤员转到临沂马家石河村。战地医院缺医少药,给养不足,我们却一心只想着伤员。那年过年,我们还在行军路上。”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随军转战沂蒙山区,亲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等重大战事,一次次在炮火中抢救伤员,多次荣获“战地模范护理员”称号。

她的双手,曾为无数战士清洗伤口、包扎绷带;她的歌声,曾以一曲曲《沂蒙小调》抚慰伤痛;她的身影,早已融入“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红嫂群像。她的故事,是滕氏家族最厚重的精神遗产,是刻在血脉里的忠诚与担当。

退伍不褪赤子色,家风浸润红色基因

1950年,滕希尊随野战医院进驻临沂城。1953年转业,分配至刚成立的临沂地委干部疗养院(后为结核病防治医院),扎根沂水,投身新中国建设。

她深知,和平年代的奋斗,同样关乎国家命运。于是她挑灯夜读,刻苦钻研医学知识,曾赴省立医院学习,归来后提任护士长;1972年再赴济南进修,转为医生,后成长为医院领导,直至1990年离休。

在地方岗位上,她始终保持着军人作风——事事争先,兢兢业业,多次获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

2008年,沂蒙红嫂精神被系统挖掘,她的事迹被重新整理,因其感人经历与一生奉献,成功入选“百名沂蒙红嫂”,成为新时代红嫂精神的典范。

这份忠诚与热爱,更化作家风,深深浸润子孙。

“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三个儿子都走上了‘报国之路’。”说起孩子,老人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

长子18岁参军,她叮嘱:“听党指挥,别给红嫂的儿子丢脸!”转业后成为省级医院领导;次子投身军工厂,她鼓励:“造武器就是保家卫国,和我救伤员一样重要”;三子在五金公司敬业奉献,屡获先进,亦成单位骨干。

丈夫是她在1948年马家石河部队医院相识的战友,后任医院领导,58岁病逝。如今,她子孙满堂,家中有党员、教师、企业骨干。每逢团聚,她必讲革命往事,告诫后人:“好日子来之不易,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能忘了根。”

宗亲共话红嫂情,血脉相连承使命

聆听滕希尊老人的讲述,在场宗亲无不眼含热泪,心潮澎湃。

北京创业青年滕学伟动情地说:“姑奶奶的故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红色教科书。我们滕氏自古有‘忠勇报国’的传统,姑奶奶用一生践行了这份初心,是我们所有滕氏后人的骄傲。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必须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让红色血脉永不断流。”

慰问期间,宗亲们与老人合影留念,仔细端详她珍藏的荣誉证书与泛黄老照片,每一张都诉说着一段峥嵘岁月。

市政协委员滕学斌感慨道:“今天深受教育,回去后我要提交提案,呼吁更多人抽出时间看望老前辈、先模人物,不忘初心,传承红嫂精神,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多作贡献。”

山东滕氏宗亲滕广华,身为江北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事业有成却始终心系家族。他热情邀请:“福泽尔大酒店随时欢迎全国各地滕氏宗亲前来相聚!”

临别之际,郯城法院院长滕厚峰郑重承诺:“我们还会再来看您!不仅要讲好您的故事,更要组织宗亲学习红嫂精神,在法治、经济、文化各条战线上为国出力,不负您的期望。”

滕希尊紧紧握住他的手,连连点头:“好,好,有你们这样的亲人,我放心!”

月满沂蒙情更浓,红色基因永相传

当宗亲们依依惜别,夕阳已染红天际,中秋的圆月悄然升起,洒下清辉遍地。滕希尊老人坚持送至楼下,挥手告别时,她瘦小却挺拔的身影,在晚霞中宛如一座静默的丰碑。

从战火中的护理员,到新时代的红嫂代表,她的人生轨迹,正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

此次沂水之行,不仅是一次亲情的团聚,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京鲁滕氏宗亲在老人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奉献的底色与家国的重量。

我们看望的不仅是一位族中长辈,更是一位用一生诠释忠诚与大爱的红色母亲。她的每一句叮咛,都凝聚着家族的根脉与民族的魂魄。它昭示着:当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平凡生命亦能绽放出璀璨光芒。

未来,滕氏宗亲会将以红嫂为榜样,持续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让年轻一代走近历史、铭记英雄,将红色血脉融入血脉,把报国之志化为实干之力。

滕厚强向沂蒙红嫂滕希尊赠送《红嫂》书籍

月满沂蒙,情牵家国

滕希尊老人的故事仍在延续,红嫂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而这场跨越千里的中秋慰问,终将成为滕氏家族践行红色使命的动人篇章,激励更多人以英雄为镜,以初心为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中华儿女的奉献与担当。

参加活动的有北京宗亲滕学伟、滕学蓓、临沂宗亲伦志军(滕明家属)、滕厚峰、山东宗亲滕厚强、北京宗亲滕民、沂蒙红嫂滕希尊、临沂宗亲滕明、滕良修、滕广华、滕学斌、滕立军等。

北京滕氏宗亲代表滕学蓓一行与山东滕氏宗亲代表滕厚强一行前往沂水县看望93岁的沂蒙红嫂滕希尊。滕希尊万般感慨和激动!动情讲解了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和优秀善滕家风。

来源:心素如简

供稿:滕厚强

编辑:滕斌

86264e729aa906b16fb8b55cb1b533ab_ABUIABACGAAgxcWGgwYooLm76QYwvAU4iQI.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