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余学华
编辑:滕斌
河南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精华汇聚,孕育着绚烂的历史文明;河南自古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海晏河清。
在河南濮阳台前县龙翔办梁集村有这样一个响誉的现代文明家庭,他们以诗书传家,以崇德扬善,以家风引道,父子四人并称濮阳台前“四玄”,其家庭优良纯朴的道德风范在河南濮阳地区、黄河两岸颇为传颂,堪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世家。

玄述贵先生一家,崇文尚学,诗书传家,读书、写字、绘画、赋诗闻名豫北大地,全家共有藏书2万余册。玄家几代人恪守“诗书传家”理念,意在以文育人,以德修志,以道处世持家。
在玄述贵老先生言传垂范教养引导下,玄氏三兄弟(大哥玄承玺、二哥玄承军、三弟玄承稳)自幼好学博览群书,知事擅长书法丹青,且酷爱热衷于诗文创作,三人均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其父子四人并称河南“台前四玄”,编辑出版《台前四玄诗词选》。

大哥玄承玺,退休前是一名律师,自幻深受父亲的影响,非常喜欢文学,后来跟临书法名家作品,练就一手独具风格无人比拟的“玄承玺榜书体”书法。玄大师时常自诩“一生无他嗜好,唯独喜爱文学和书法”。
玄承玺继承已故玄老先生的遗志,殚精竭虑,崇尚文学,诗词创作信手拈来,榜书书法与众不同,笔墨浑厚,大气磅礴,颇受书画艺术界人士的好评,获此作品的收藏家爱不释手。目前,他利用闲暇时间创作的诗、书、联作品达1500余件,其中榜书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爱心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院华东分院名誉院长。

二哥玄承军一直从事基层教育工作,毕生精力用于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对推进地区教学改革、催生课堂效应、融合师生关系做出了特殊贡献,多次被台前县、濮阳市教育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教学之余,运用碎片时间,潜心研究诗词、书法和绘画创作,曾师从刘文选、宋宝臣大师学习书画,并取得很好成效。尤其是他的词牌创作,既有宋词之风格,又有时代之韵律,玄承军先生现在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台前县诗词学会会长。如今他创作诗词达千余首,主编的《凤台诗苑》,汇集于《诗文爱好者优秀作品》里,对豫东北地区传承交流传统文学艺术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弟玄承稳,一直从事金融银行工作,在父兄榜样的熏陶下,一边做好银行本职工作,一边潜心研究文学艺术,不仅做到了以文修身、以德养性、以学生智,更是将诗词文学艺术融入金融事业。
玄承稳除了在多个期刊上发表各类诗词作品,还创办了台前县农村商业银行首家“诗词银行”,以文学助推金融产业,以金融扶持实业发展,为台前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与此同时,他通过学习书法临摹跟贴,经常组织业界及银行客户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进行书画艺术交流,将“诗词银行”打造成为台前金融界一个亮丽的文化名片,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玄述贵老人去世之后,玄氏三兄弟将老人一生收藏的数百件珍贵书籍、使用物件、作品手迹原封不动保存下来,并设立专房专柜细心收藏,使之成为一处玄家文房传世纪念珍藏场所。
近几年来,该纪念场所接待上百次近万人全国各地参访团体和个人,此场所也是濮阳地区唯一的民间文化传承珍藏纪念馆。2016年4月,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专程前来参观调研,并为玄家题名“中华诗词之家”。

传承在于承续家风、承续美德。每逢清明佳节,大哥玄承玺都会在老人墓前给家庭成员历述老人生前的美德与建树,激励大家以老人为榜样,做孝亲尊师、好学不倦、邻里和睦相处、言谈举止文明善良的使者。
在玄承玺主持下,玄家这个有着几十人的大家庭,五个兄弟姐妹每月都要组织一次聚会,一起缅怀老人的崇高美德。玄承玺说“父母在世时,三个儿媳都从来没有与公婆红过脸,父母不在了,我们理应更加团结和睦,不辱门风,让父母在天之灵安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则家道兴盛,家风好则和顺美满。
在良好家风熏陶下,玄家的下一代都取得了不俗成绩:玄承玺之子玄林峰的诗歌、书法在濮阳市颇受社会各界认可,玄林峰先后荣获濮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河南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濮阳市劳动模范、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其侄孙辈也大都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公职人员,并保持着对诗书的热爱。

良好的家风不仅让家庭更加和睦,也渐渐给乡邻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文明乡风。
2019年,台前县孙口镇郭庄村因搬迁补偿,村里多户村民闹意见,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将玄承玺请到村委会,对全村党员干部、家族代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专题演讲。
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和其全家文明之风,感动了在场人员,该村社会风气为之一变,拆迁时全村无一上访。玄承玺经常说:作为家庭长兄,有责任带领家庭和睦相处,有责任带领后代把祖上家风和治学精神传承下去,也希望用良好的家风影响乡风文明,让社会更加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