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公益——著名青年歌手奔月的星光之路

滕斌
2025-08-19

撰稿:滕斌 安徽报道网总编辑

编辑:廖云新 当代人物网总编辑

奔月,原名贲永花,是我国著名的青年歌手,于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凭借卓越的才华荣获中国音乐学院演唱级一等奖。在中央广播电视台三套《天天把歌唱》金牌栏目中,奔月演唱原创歌曲《月圆时候》,并与张也《人间第一情》、陈思思《等你回来》、李丹阳《梅花引》、吴琼、魏金栋《摘石榴》、刘子琪《草原欢迎你》等同台演唱。她曾受邀担任CCTV星光大道评委、中国影视歌手大赛评委以及中国新歌声北京赛区评委等。

1978年出生于安徽滁州定远,鲜卑族,父亲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个体户,热衷于原生态民族唱法《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国歌》等。在父亲的熏陶下,奔月从小便展现出了对音乐的独特天赋,儿时的她跟着父亲就学会了《北京的金山上》、《父老乡亲》等经典曲目。在定远县学校期间,参加县、市声乐大赛中屡获佳绩,这些荣誉激励着她更加刻苦学习声乐,将演唱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奔月的音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她曾遇到过种种困难和挑战。然而,她从未放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家境虽然简朴,但奔月凭借一边务工,一边拜师学艺,积极参加公益演出,凭借出色的演唱才能,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接受了专业的培训。

期间,奔月刻苦学习,努力吸收各种音乐养分。她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声乐技巧,还深入研究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和风格。她的演唱风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传统民族音乐的韵味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存。她坚信,音乐不仅仅是舞台上的华丽表演,更是可以深入人心、传递情感的艺术。她的歌声如同激荡的爱国潮水,激起了无数听众的心海波澜,将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完美地呈现在每一个聆听者的面前,触动着无数人的心灵,传递着深沉的爱国之情。

奔月在辽宁广播电视台春晚演唱《中国道路》、《芦花》

在学习期间,奔月积极参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公益演出和声乐大赛。2015年3月9日,她在上海荣获中央音乐学院上海赛区演唱级一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台原创公益歌曲《大爱》荣获优秀奖。受邀CCTV星光大道总决赛第五分赛评委,是省、市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乐坛杂志社副理事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戍边文化传播形象大使和孙龙珍民兵班名誉班长,这些荣誉见证了她的多面才华。

奔月还受邀担任中国新歌声北京赛区评委,2016年担任中华民族歌舞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并在七彩星球爱在天地间栏目组中,以《贴心人》荣获一等奖。在唱响中国2017年第二届大型音乐活动中,由车行作词、晓杰作曲的《中国道路》由奔月原唱,荣获金奖。

奔月老师原名贲永花受邀星光大道评委

她的歌声不仅响彻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天天把歌唱》,还在《向幸福出发》栏目中演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经典之作。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新歌来了节目中,她演唱的《中国道路》原创歌曲,由郎朗解说、巨雪主持,再次展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

奔月曾受邀到美国旧金山、法国、柬埔寨等地演出,并在中央广播电视台及多个省市电视台的晚会上献艺,如辽宁广播电视台春晚、河南郑州广播电视台国庆晚会、巢湖广播电视台国庆晚会、河北广播电视台晚会等。她的原创歌曲《中国道路》被石家庄广播电视台选用为《永远跟党走》栏目的片头片尾曲。

代表作品包括车行老师量身打造的《中国道路》、《前途无量》、《妹盼跟哥早成亲》、《老边防》、《兵安消防之歌》、《消防之歌》、《前途无量》、《大爱》、《徽风皖韵》以及《飞舞的草原》等。

奔月受邀法国巴黎时装周接受媒体采访

奔月始终怀揣着对公益和社会活动的热爱,长期投身于公益演出,荣获第十三届时代楷模公益爱心大使奖。她曾走进中铁二十局五公司工地慰问演出,受邀美国旧金山华人区大型公益演出并担任评委。她还积极参与雷锋爱心联盟会组委会组织的公益晚会,关心贫困家庭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获得了关爱残疾人事业的荣誉证书。2023年5月,她参加河北省见义勇为英模会公益活动,同年6月26日,她被授予安徽省照明电器协会艺术顾问称号。

奔月多次参加公益演出活动,蚌埠市大型晚会、横店歌舞晚会、郑州市、合肥市等地的公益晚会,用歌声传递爱心,用行动温暖人间。她的故事,是对大爱无私、艺术奉献的最好诠释。

奔月原名贲永花正接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于进步政委颁发的戍边文化传播形象大使和孙龙珍民兵班名誉班长

知名记者蔚楠撰稿

青年歌手奔月唱响《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主旋律作品,由著名词作家车行作词,实力作曲人许晓杰作曲,著名青年歌手奔月深情演唱。

歌曲的歌词豪情满怀,字里行间透着雄壮与霸气;谱曲更是大气磅礴,旋律中尽显恢宏气势。奔月以其精湛的唱功,完美且倾情地演绎了这首佳作,将歌曲的情感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曲唱俱佳的主旋律歌曲,创作初衷在于唱出新时代中国人的心声。它仿佛是一种有力的宣告,“大声告诉世界:什么是杰出!”歌曲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弘扬着中国道路的伟大意义。

同时,《中国道路》也发出了深情呼吁,号召14亿中国人共同唱响这首歌曲,团结一心,坚定不移地走好属于自己国家的道路。它让我们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嘱托,让56个民族宛如一家亲,紧紧跟随党中央,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全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神,向着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

青年歌手奔月在音乐领域成绩斐然,有着丰富的经历与诸多荣誉。她是2023年城市卫视艺术指导,担任第九师一六一团戍边文化传播形象大使及第九师孙龙珍民兵班名誉班长,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在演艺生涯中,奔月曾担任2016年星光大道总决赛年度第五分赛特邀评委 。2017年,她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3套《天天把歌唱》金牌栏目。同年,她还受邀前往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荣获第十三届时代楷模中国爱心形象大使奖,其爱心善举得到广泛认可。此外,她连续担任第二季、第三季中国新歌声半决赛评委,为发掘音乐人才贡献力量 。

奔月热心公益,2017年随同飞利浦公司滁州分公司前往柬埔寨参加公益活动 。2018年1月,受海外华人互助会和美亚艺术集团之邀,她担任美国旧金山“慈善大使盛典之夜”歌唱大赛总决赛评委,并在旧金山获誉特邀慈善盛典歌唱大赛评委,将爱心与对音乐的热爱传递到海外。2019年2月,她受邀作为法国巴黎时装周助场特邀嘉宾,凭借出色表现获法国巴黎大使奖荣誉奖牌证书,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歌手的风采。

奔月获得国内外部分荣誉

《老边防》:青年歌手奔月畅想守边英雄赞歌,激发青年家国情怀

一首饱含深情的主旋律作品《老边防》正式发布。该作品由知名词作家刘德才作词,主旋律歌曲音乐人许晓杰作曲,青年歌手奔月倾情演唱。

歌曲之所以能够成功颂扬魏德友的事迹,离不开其自身出色的词曲创作与演唱。《老边防》歌词质朴却形象生动,曲调亲切优美且热情流畅,歌手奔月的演唱更是细腻入微、情深意切,词曲唱完美融合,共同铸就了这首佳作。歌曲热情颂扬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守边老人”魏德友的先进事迹。五十多年来,魏德友始终坚守岗位,以不变的初心铸就了不朽的界碑。正如歌中所唱:“老边防,老边防,你是界碑的模样。风吹雨打不言苦,只为祖国守吉祥!”这是对魏德友真实且生动的写照。

总策划第9师一六一团,总导演奔月。他们不仅希望大众记住英雄魏德友,更旨在唤起广大年轻人的家国情怀,鼓励他们像魏老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论是投身科研为国家创新发展添砖加瓦,还是扎根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相信《老边防》将以其动人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共鸣,激励更多人为国奉献。

奔月在CCTV3演出照

著名诗人、作家、安徽报道网副总编辑关民老师撰稿:

歌手奔月《中国道路》的时代回响       

记不清是何年何月,我曾与滁州青年歌手奔月擦肩而过,今天,当奔月那穿透云霄的嗓音在《中国道路》的第一个音符处绽放时,我听到的不仅是一首歌曲的诞生,更是一位艺术追求者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深情凝望。

这首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背景的音乐作品,成功挣脱了主旋律歌曲常有的概念化窠臼,在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交汇处,开辟出一片令人心潮澎湃的审美疆域。     

《中国道路》最令人惊叹的,是其将史诗性主题转化为动人旋律的艺术魔力。作曲家没有陷入宏大叙事的沉重陷阱,而是以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勾勒出历史的长卷。前奏中交响乐与民族乐器的对话,仿佛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眸;副歌部分层层递进的旋律线条,恰似历史长河中不断奔涌向前的浪潮。这种音乐语言的精妙处理,使得“中国道路”这个抽象概念获得了可触摸的音响质感,在听众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

奔月的演唱堪称当代声乐艺术的一次华丽展示。

她处理这首音域跨度极大的作品时,展现出令人叹服的技术控制力——高音区如大鹏展翅般自由翱翔却不失圆润,低音区似静水深流充满内在张力。尤为难得的是,她在技巧炫耀与情感表达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点。当唱至“大声告诉世界/什么是杰出”时,声音中那份沧桑而不失希望的质感,赋予了历史记忆以人性的温度;而在“中国人走中国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啊,道路决定前途”的华彩段落中,她又以充满金属质感的强音,迸发出不可阻挡的前行力量。

这首作品在艺术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创作者对“大主题”与“个人表达”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中国道路》没有停留于口号式的直白宣教,而是通过丰富的音乐意象唤起听众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奔月的演唱将这种创作意图升华,她的声音既是个体的艺术表达,又成为民族集体情感的共振箱。当她在歌曲高潮处释放出那震撼人心的高音时,我们听到的不仅是一位歌者的技艺展示,更是一个民族穿越历史风雨后发出的自信宣言。

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看,《中国道路》代表着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重要突破。它证明主旋律作品完全可以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关键在于是以艺术的方式还是以说教的方式处理主题。奔月通过这首作品,为如何用世界通行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精彩范例。她那融合了民族唱法与美声技巧的独特音色,恰如当代中国文化的隐喻——既扎根于自身传统,又坦然面对世界。

在文化多元碰撞的今天,《中国道路》以其艺术纯粹性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简单对立。当奔月的歌声在音乐厅或电波中响起时,不同背景的听众都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鼓舞。

这或许就是音乐作为人类共通语言的魔力所在——它能在星辉斑斓处,让不同心灵为同一种美好而颤动。

《中国道路》终将成为奔月艺术生涯的一座里程碑,它不仅展现了一位歌唱家臻于完美的技艺,更记录下一个古老民族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当最后一个音符缓缓消散,留在我们耳畔的,是艺术对历史的深情礼赞,是声音对时代的永恒铭记。2025年8月18日合肥(关民)

86264e729aa906b16fb8b55cb1b533ab_ABUIABACGAAgxcWGgwYooLm76QYwvAU4iQI.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