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金 科
编辑:葛子双
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在他85岁那年,说是为了不给我们子女添麻烦,住进了合肥的一家养老院。
父亲刚去的时候,我很担心他能否适应养老院的生活。后来听在合肥的弟妹们说,父亲开始并不太适应,甚至还曾动过要离开养老院的念头。
慢慢的,父亲竟安心于养老院的生活了。弟妹们说,这里面有着种种原因,而一位阿姨的出现,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在合肥的几家工厂里做过医生,这位阿姨就是父亲的一位病人。
父亲先后待过的都是有着好几千工人的大企业,而且父亲在他50岁那年便早早地离休了,早已不记得这位阿姨了。然而,这位阿姨却十分感激父亲当年为她看好了病,一直记在心里。
当得知父亲住进了养老院,阿姨就时常过来看望父亲。陪着父亲说说话,散散步,帮着做做事。她还时常做些父亲爱吃的饭菜,从家里转两次公交车给父亲送来。父亲和弟妹们都觉得过意不去,多次劝说阿姨少来养老院,她就是不听,说她这是为了感恩。弟妹们说,阿姨每月去养老院看望父亲的次数,比他们去的还要多。
那年春天,我和妻子回合肥看望父亲,在养老院里见到了这位阿姨。交谈中得知她是上海人,是当年支援安徽来合肥的。丈夫已病故了,上海还有房子,也有子女在上海,但她早已爱上了合肥,退休后就在合肥待着。
阿姨看上去比她的年龄要显得年轻一些,说话做事,都还透着上海老阿姨的风韵。
她说,现在每天就是跳跳广场舞,也没有什么事情,所以就常来看看父亲的。
她还解释说,她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父亲看好了她的病,还因为父亲在那家工厂做医生时热情周到,对领导和工人们都一视同仁,在工人师傅中有着很好的口碑。
尽管那家工厂早就不在了,当她把父亲住养老院的事告诉一些当年的工友后,很多工人师傅都来看望过父亲。而父亲也还像当年那般热情周到,不管谁来,父亲都要请他们去饭馆吃顿饭。
我和妻子很是感激,就给阿姨买了个礼物。未料我们离开合肥前,阿姨又回送了我们一个礼物,比我们送她的礼物还要贵重,而且还一再说,让我们在成都尽管放心,她会照顾好父亲的。
那几年,我每年都要回合肥看望父亲,就住在养老院附近的小旅馆里。父亲晚年的脾性似乎起了一些变化,要求我每天午饭和晚饭都要去养老院陪他一起吃饭。合肥的一些久别的亲友想要请我吃饭,父亲概不允许,让我很是为难。阿姨知道后,让我再有这事就告诉她,由她来陪伴父亲。这样一来,父亲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有一年又回合肥,在养老院再见到阿姨时,发现她走路竟有些困难了。一问方知,原来是她得了脑梗的后遗症。我就劝阿姨好好休息,不要再来养老院了,父亲也在一旁说,我都说过她好多次了。阿姨却笑说,没有什么关系的,我来回走动走动,还有好处的……
父亲的离世十分突然,住进医院没几天就远去了天堂,走得很安详。我们子女依照父亲遗愿,丧事从简,只告知了一些亲戚。
弟妹们问我是否要告诉阿姨?我说阿姨现在身体不好,行走不便,就不要告诉她了。
如果阿姨知道了,她是一定会来送别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