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春到于都别样红

袁牧
2024-12-26


图片

图片

春到于都别样红

袁牧

车子近了,更近了,在映山红开满山坡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近你。
映山红的花蕾在春色中,绽放成梦中彩蝶般的翩翩舞姿,幻化成蝶恋花词牌的绚丽。于是,在1994年踏青追思的春天,我开启了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寻访于都。
第一眼看到于都,很是惊讶,从一朵朵盛开的微笑里,我想象着在于都民间流传着“映山红开了,红军就打回来了”的故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进行战略转移。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雄关漫道真如铁,红军将士们迈步从头越。书本上记载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何惧马革裹尸还,一路山花不负侬。从上学读书那时起,我就对红色于都充满了无限向往和崇敬之情,盼望着今生能有次机会去于都,亲自去寻找当年红军英勇无畏的历史轨迹。
当来到魂牵梦绕的长征渡口第一桥——于河大桥时,我不禁想起当年于都老百姓心向红军,拆掉自家门板、床板、家俱、老人备用的棺材板,连夜搭浮桥帮助红军过河的场景,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作桥,用牺牲小我顾全大我的革命觉悟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拥军赞歌。一座座浮桥的美丽壮观不在于它的结构姿态,而是因为它托住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使命,展现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瑰丽画卷。于都河水悠悠东流,它善解人意,以一己柔弱无骨之身躯,隆起了砸碎旧社会,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民族脊梁。这是一条庇佑红军长征胜利,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英雄河啊!
图片
令人欣慰的是,于都河虽然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是风韵犹存。蜿蜒曲折的河水波光粼粼,沿着宽阔的河道飘向蓝天白云之下,像女人脖子上的蓝围巾在寒风中零乱。我真的想用自己卑微的灵魂去触摸它的肌肤,扯一缕万顷月光来装扮它的绝世容颜。任你用脚步可以丈量于都河两岸的距离,但是,却测不出红军经过此河,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意义。
遥想着当年八万六千名红军将士渡过于都河浮桥时的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画面,用天地同悲、山河流泪来形容都一点儿也不为过。此时此刻,红军烈士江治华创作的那首《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红歌仿佛萦绕于我的耳畔。歌词贴心感人,曲调忧伤悲凉直叩人心。歌曲再现了当年红军与当地老百姓的血肉之情。
啊呀勒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
小心路上就有石头
碰到阿哥的脚指头
疼在老妹的心里头
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勒
走到天边又记心头
老妹等你呦长相守
老妹等你呦到白头……
此去生死两茫茫,细思量,华夏儿女痛断肠。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缨在手,终于缚住苍龙!如今的于都旧貌换新颜。早上,黎明静悄悄的,于都百姓都睡在祥和温馨的梦境里。远观于都,山色如黛,山岚袅袅。山涧空气湿漉漉的,涧内小溪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好一幅新村新景新气象!一湾河水微波不兴,万点花瓣弄波逐流。山还是那座山,多了些山花烂漫;水还是那个水,多了些鱼翔浅底,鹅卵石衬托出的碧波斑斓。只有渡口旁那棵静默的大榕树像一位红军战士,默默无闻地日日夜夜站在那里守护着于都这片土地的安宁。
抚今追昔,滔滔河水留不住,一阵军号撼夕阳。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对着“长征第一渡”,请允许我默默地对它三鞠躬:第一拜,拜我于都县的山和水;第二拜,拜我于都县的红军将士;第三拜,拜我于都县长征第一渡。愿长眠在这块红土地上的英烈们早登仙境,在天心安!
于都的春天,野花开满了山坡,最耀眼夺目的依然是对面山坳里那一丛丛、一簇簇的映山红。它是红军血染的风采,它是红军怒放的生命。
在长征前夕毛主席曾经小住过的旧居前,我遇见一位老人,穿着一件带有枪眼破洞的军装,头戴一顶镶有五角星的八角帽。军装虽破,但洗得干干净净,老人佝偻着身体,却精神矍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问到:“您老当过红军吗?”老人眼中噙着泪水告诉我:“你不知道吧,当时于都4个人中就有一名红军,支前参战的有10万人啊,上万人牺牲在长征路上。我家兄弟5人全部是红军,算我福大命大活下来了。老人将军装军帽视若“传家宝”,精心收藏,平时也舍不得拿出来。那天刚好是清明节,老人说:“睹物思人,每到清明节祭日,总会想起我的红军兄弟们,就特别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
夜幕降临,走在于都的大街上,昏暗的路灯下,四周仿佛影影绰绰地闪烁着一个个八角帽的画面。街道显得破旧狭小,青石板的路面上依稀残留着当年红军踩下的脚印。几幢明清时期的老建筑,见证了红军在于都时期的革命风雨。在一家门店前,我停了下来,看见主人和几个孩子的晚餐仅是一碗红薯。我鼻子一酸,痛心为新中国解放付出了生命与血的代价的老区人民,今天的城市建设居然如此落后,于都河的两岸交通尚离不开摆渡,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十分艰苦。大海不语,不代表它没有海纳百川的良品;青山呜咽,无尽的芳草为谁凄凄?那一刻,我多么希望于都真正的富强起来啊!……
图片
2024年,又是一个春天,刚刚上大一的儿子提议到红色于都旅游参观。他说:“爸爸经常讲长征和于都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感染了我,我也很想去千年人文之乡、‘地球上的红飘带’起点地于都看看,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心里充满着对革命老区的向往热爱,我高兴都来不及,还能不满足他的愿望吗?第二天,我们全家便驱车赶到了“山明川秀,地丽物繁”的美丽于都。伫立于都河边,我们一家人向渡口献上一束鲜花,感恩渡口当年为红军转战异乡所承担的摆渡使命。
时隔30年,再次来到于都,我由衷地感叹:“于都变化真大啊!”放眼于都河,但见一江清水浩浩汤汤,逶迤北去。在当年红军渡河的渡口上,相继建起了雄伟的红军大桥、长征大桥、集结大桥、渡江大桥、胜利大桥等五座新大桥,它们横亘在于都河之上,既造福两岸百姓,又蔚为壮观。如果把于都河比作是天上的银河,那么这五座新大桥俨然是银河之上的五道彩虹。五座大桥造型各异恰如鲜花百态,有的像鱼跃龙门,暗藏祈福玄机;有的像一轮上弦月悬挂天空,弥漫着皎皎光华;有的像新娘花轿,以典雅华贵之风姿迎接新人上轿;有的像皇妃头上配插的银簪,艳而不俗;有的像大臣上朝用的朝笏,虽平直无奇却有保国为民之情怀。
图片
华灯初上,夜未央,古色古香的老城区扭着小蛮腰拥抱着贡江进入流光溢彩的夜世界留连忘返,新区、老区融为一体,它们在历史与未来的巨人面前展开了一场时空对话。一位于都老表自豪地对我说:“如今大桥四通八达,老区于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快车道!
是啊,于都沉默过,它并没有错过花期;于都绽放时,在明媚中演绎着灿若星辰的美丽,正在一天天长大长高。整洁宽阔的路面,高楼林立的街道,风景如画的贡江两岸,绿草如茵的屏山牧场,金黄一片的龙溪梯田……一改往日的“老、破、小”面貌,再也不是当年的小县城,绿水青山,乡村振兴,一切场景皆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无论是在禾丰兰花小镇,还是在底蕴深厚的罗田岩、宝塔公园,目光所到之处,一派喜庆祥和、国泰民安的氛围,一如当年渡河红军所愿!
诗和远方的憧憬,又在勾勒最新最美的图画。于都人民的革命历史化为一片火红的云霞,幻成一片盛开的映山红,它如今正在绽放青春的气息。你听,走好新长征路的号角已经吹响,长征文化、时尚之都、富硒产业、体育融合“四大品牌”高歌猛进,演绎着于都“无边光景时时新,处处都是丰收景”。你看,一草一木,披上了于都春天的绮丽;一山一水,铭刻着当年红军长征的民族风骨;悠悠于都河流淌着百万于都儿女团结奋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篇章。
仰望星空,春归的雁阵飞过之后,那些红色往事,正栖息在于都县满眼春光的枝杈上。
那天,我们全家人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聆听解说员讲述着红军的感人故事。我不禁热泪盈眶,心潮难平,思绪回溯到90年前那个关乎中国命运的重大转折点是什么样的力量?又是什么样的信仰?让30万于都人民共同守护着一个震撼人心的天大秘密——震惊世界的长征将从这里开始。
从于都出发的这支长征队伍跋千山涉万水、历尽千难万险,最后走到了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再也无法兑现与父母、与妻子、与儿女许下的“等着我,打完仗我就回来!”的诺言,有的倒在湘江岸边,有的倒在雪山草地,有的倒在胜利最后一刻……他们悲壮地倒下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却燎原了大江南北。
于都母亲钟招子有10个儿子,其中的8个当了红军参加长征,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子。离别那天,钟阿婆将儿子们的军装都仔细整理好,她抚摸着每个儿子的头,反复叮嘱,“你们不要想妈,妈等你们打胜仗回来啊!”这一等,就是十五年,于都城解放了,钟阿婆盼星星盼月亮,还是没有盼到儿子们回来,这位哭瞎双眼的伟大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党和红军危难关头,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支援即将远行的子弟兵。有一位姓赵的老表听说红军要木料,就要拆瓜棚,当时南瓜还没有完全熟,架桥同志对老表说,瓜还没有熟,瓜棚不能拆。这个老表一听,“啪”的一声就把瓜藤给扯断了,他反而劝慰架桥同志,红军过河分秒耽搁不得啊,这点损失又算什么呢?说完就赶忙将搭瓜棚用的木料扛到于都河边。
段屋乡寒信村村民肖南斗的爷爷,当时是村中打草鞋的鞋匠,家里存放的二百双草鞋原准备卖掉给妻子治病的,得知红军需要支援后,他毫不犹豫地取出草鞋,连夜送到红军战士手中。当他发现还缺一双鞋时,便不假思索地将自己脚上穿的那双鞋脱了下来。上百名红一军团的年轻战士们,就是穿着他打的草鞋,走完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图片
我一直在思考:长征出发地为什么选择于都?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座历史悠久的赣南六县之母,有千年文脉的底气,有巍巍雩山的豪气,有汤汤贡水的灵气,她那连绵不绝的群山是于都人挺直的脊梁,沉淀着岳飞的壮怀激烈,涵养着文天祥的汗青丹心,见证着割不断的军民鱼水情。长征,从于都出发,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因为,于都,它有一腔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热血;它有一种知恩图报,义薄云天的信仰;它有一颗对党忠诚,永不变色的红心。
河面起风了,车子启动,我们即将告别于都。路的两旁风景如画,透过车窗,我和家人向杨成武上将题字的“长征渡口”石碑行了一个庄严的注目礼。人间四月芳菲尽,阳光与山川邂逅之后,于都的映山红便羞羞答答地搂着春光约会。当你走进于都大山的深处,山竹茂密,涓涓细流,鸟语花香。白云深处炊烟袅袅,一群孩童河边嘻嘻闹闹。姑娘,小媳妇们拎着竹篮在于都河边捶衣刷鞋,好一幅温馨的和美乡村画面。经过一冬养精蓄锐的准备,勤劳善良的于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宛如红军战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从雾朦胧雨朦胧中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映山红品质高雅,不嫌山瘠土贫,哪怕是悬崖峭壁,也能顽强地扎根其中,蓬勃出翠绿的枝叶,任凭风霜雨雪,凝聚起坚韧的精神,把根穿透在石缝崖壁。映山红这种顽强不屈的筋骨不正是于都县人民所具备的精神面貌吗?今天,在蔚蓝的天空下,怒放的映山红,撑起了春天的明媚,装扮了大自然的多彩多姿,也像在告慰这片红土地上洒下鲜血的英灵。
于都,那一抹艳丽的映山红,永远摇荡在我的心坎!
注:此文获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于都县委宣传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于都县文广旅局、于都县自然资源局共同举办的首届“长征源杯”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图片

作者简介:袁牧,安徽无为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合肥工委副主任,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理事、合肥诗歌工委副主任。《原野牧歌》公众号主编。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诗刊》《十月》等多家报刊

编辑:滕斌

86264e729aa906b16fb8b55cb1b533ab_ABUIABACGAAgxcWGgwYooLm76QYwvAU4iQI.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